11月26日上午济南左右动画设计有限公司作为济南动漫行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

 

济南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大会,规划济南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表和蓝图。

    26日上午,济南市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分析研究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全面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市委书记焉荣竹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华东,市政协主席徐长玉,市委常委、市中区委书记雷杰,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晓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成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延伟,市委常委、济南警备区政委晋争鸣,副市长巩宪群出席会议。

  焉荣竹在讲话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进入新的世纪,党中央明确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为我们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二五”时期,对于济南来说必定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不仅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跨越提升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也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各级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发挥自身优势,用好重大机遇,切实增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焉荣竹强调,加快我市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形成与省会地位作用相适应的文化优势,把济南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排头兵。

  焉荣竹要求,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开创省会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一要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大力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引领的根本任务,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加强区域文化传统和“诚信、创新、和谐”城市精神的认知教育;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文化含量;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真正把济南建设成为城市功能和文化品位相得益彰的魅力城市。二要突出培植主导产业,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立足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围绕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做大做强济南报业、广播电视、出版印刷、文化演艺等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优先培植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和重点项目带动战略,鼓励支持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集中力量突破重大项目;加快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三要突出打造“天下泉城”,构建形成济南独具特色的文化标志。要进一步加大对济南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不断丰富完善“天下泉城”文化品牌体系;更加注重用现代科技和数字技术集中展现“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城市风貌,更加注重把泉城特色文化与精品文艺创作、旅游品牌创建、企业名优产品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深入挖掘龙山文化、大舜文化、黄河文化、名士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注重做好济南历史文化典籍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四要突出实施文化惠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紧紧抓住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契机,加快省会文化中心、大剧院、美术馆、图书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重大题材的创作,努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焉荣竹要求,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省会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要强化人才支撑,认真实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面向海内外加快追揽一批文化发展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充分发挥省会文化单位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智力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要优化发展环境,抓紧调研制定“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健全完善文化投融资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努力形成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动力。

  张建国就贯彻会议精神讲了意见。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机遇意识、标准意识。要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抓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抓好园区建设,抓好文化企业的培植壮大,抓好项目带动,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省会文化改革发展的产业优势。要切实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环境保障,形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把城市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大会对全市20佳文化企业进行了表彰;章丘市、历下区、市文广新局和西区投融资中心作了典型发言。

  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直各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市直宣传文化系统领导班子成员,有关文化企业单位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济南绘就未来五年文化产业蓝图打造重点品牌》

    11月26日,济南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绘就了未来五年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表和蓝图。

    改变“中转站”尴尬地位

    泉水的持续喷涌,带来济南各大名泉景点游客数量的增加,然而,游客来得快,去得也快,为了改变“中转站”的尴尬地位,济南将力争用五年建成国内、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意见》指出,济南将着眼于将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大开发力度,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泉水文化、名士文化、黄河文化、生态文化、

    “中华老字号”文化、特色饮食文化、温泉文化等本地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老街区、休闲娱乐综合体、休憩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形成国内外著名的“泉水之都”文化休闲旅游区。

    对市民期盼已久的泉水节,《意见》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济南将适时举办“泉水文化节”,积极推进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护城河等旅游综合体建设,推进千佛山等文化旅游景点和区域的改造提升,加快华山历史文化公园、济西湿地公园等城市新空间的开发建设。

    此外,省城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整体提升文化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文化旅游管理体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增加文化旅游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力。

    做大“城市的面包”会展业

    “天下第一会”糖酒会、香港名品展、台湾名品展等让泉城赚足了人气和财气。在西方,会展业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的面包”,济南为了做大这块“面包”,将打造会展之都。

    在广告会展业方面,《意见》规定,济南将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有效利用各类博览场所培育品牌会展,提高济南会展业竞争力,做活节庆活动,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知名度。办好文博会、信博会、茶博会、非遗博览会、旅交会、童博会、现代生活方式展等重点展会。要广泛吸纳全国性、国际性的展会来济南举办,逐步推动济南成为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初步建成结构合理的广告会展人才队伍,广告会展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济南将打造旗舰广告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广告品牌,积极促进网络游戏广告、移动电视广告、手机短信广告等新型广告媒体的发展,拓展广告业的发展空间,建立影、视、声、平面、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全方位、多门类的广告媒介体系。

    打造10个重点文化产业品牌

    《意见》明确指出,济南要建立文化产业品牌评价和激励机制,打造10个重点文化产业品牌,依托济南的资源特色,结合济南在未来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和功能设计,制定济南的文化形象宣传计划,逐步树立并推广济南的城市文化形象。

    在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方面,济南将充分挖掘泉水文化、黄河文化、名士文化、大舜文化等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名人文化品牌、文化企业品牌、文化产品品牌、文化旅游品牌、文博会展品牌、民俗工艺品牌、文化活动品牌、区域特色品牌。

    据介绍,济南市对天下泉城、文博会、泉水旅游、齐鲁动漫产业博览会等原有的文化品牌要继续推广,对有发展潜力、具备成长空间的品牌要积极培育支持。

    芙蓉街等要更时尚

    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上,到2015年,每个县(市)区要规划建设完成3—4个有文化内容、有地域特色、有创新内涵的文化特色园(街)区。

    《意见》指出,要利用英雄山文化消费圈、芙蓉街历史文化老街区等建设时尚消费类文化产业集聚区,重点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建设发展。同时,建设具有孵化器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创业产业园、动漫产业基地、文化产业行业培训基地、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重点打造以园博园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区为依托的西部文化产业城。

    对“曲山艺海”挖掘提升

    演艺娱乐业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根据《意见》规定,济南将加快文艺演出院团转企改制和资源重组,进一步开发演出市场,鼓励演艺单位积极探索演艺市场经营新机制,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演艺品牌。

    据了解,济南将发展一批满足不同需求的休闲娱乐设施,创作一批特色剧目和名牌剧目,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的演出品牌节目,增强市场竞争力。重视对“曲山艺海”等传统特色演艺的挖掘和提升,开发嘉年华和主题公园等时尚文化娱乐消费市场,打造具有鲜明济南特色的大型实景综合演艺节目,提升济南的文化气质和形象。

    加快创意产业发展

    北京798艺术区闻名中外,从一个工厂成为北京都市文化新地标。根据《意见》,济南也将打造济南的“798”。

    《意见》指出,济南将依托老仓库、老厂房、老建筑改造,规划打造创意设计类产业聚集区,积极引导有设计能力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化服务,参与市场开发和竞争。逐步建立创意设计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对创意设计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培育发展新媒体产业

    济南发展现代传媒业优势明显,省市新闻媒体集中、高等院校和人才集中,制作、发行、播映链条完善。根据《意见》要求,济南将积极发展网络产业和新媒体产业,逐步建成区域性文化传播中心和传媒产业基地。

    未来几年,济南将大力发展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实施图书、光盘、互联网三者的立体开发和跨媒体出版。加大对国有出版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国有和民营出版物发行企业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开放,开拓市场、创新品牌;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发展,发展新兴出版生产力。(ZT)

 

(ZT)《济南文化产业发展大盘敲定》

    ●到2015年初步建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特色街区

  ●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为龙头,加快报刊体制改革步伐,逐步把济南建成区域性文化传播中心和传媒产业基地

  ●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老街区、休闲娱乐综合体、休憩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全力打造泉城、鲁菜、大舜等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每年重点扶持发展1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关注联系、支持帮助40个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一般性文化公司注册资本可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组建文化企业集团,控股子公司由5个放宽至3个

  “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力支撑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使济南成为彰显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气息的文化名城、产业优势突出的文化强市、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日前,我市出台意见,就加快文化产业振兴发展作出部署。形成“天下泉城·创意天下”大品牌

  我市确定,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以上,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城市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20%以上,年均增速分别达到或超过20%;初步建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特色街区;现代传媒业、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广告会展业、艺术品业等行业优势进一步突出,培育一批现代流通组织、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和文化艺术中介机构,生产具有泉城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吸引一批业内领军人物和创业团队;重点推出一批知名作品和企业,依托众多品牌的有机集成,初步形成“天下泉城·创意天下”大品牌。

  建成区域性出版发行流通中心

  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为龙头,加快报刊体制改革步伐,对各类报刊进行整合和定位;大力发展舜网数字网络服务平台,整合优化网络媒体资源,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覆盖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新闻门户网站;逐步形成以各类报刊品种为主,以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为创新业态的报刊出版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逐步把济南建成区域性文化传播中心和传媒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广播电视内容产业,提高节目制作能力;进一步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积极发展网络产业和新媒体产业。积极培育数字电影院线,大力发展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加大对国有出版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国有和民营出版物发行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逐步把济南建设成为区域性出版发行流通中心。

  规划“泉水之都”文化休闲旅游区

  发挥泉水文化、名士文化、黄河文化、生态文化、“中华老字号”文化、特色饮食文化、温泉文化等本地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老街区、休闲娱乐综合体、休憩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形成国内外著名的“泉水之都”文化休闲旅游区;适当时机举办“泉水文化节”。积极推进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护城河等旅游综合体建设,推进千佛山、芙蓉街、灵岩寺、五峰山等文化旅游景点和区域的改造提升,加快华山历史文化公园、济西湿地公园、兴隆文化片区、北湖文化片区等城市新空间的开发建设,到2015年建成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全力打造泉城、鲁菜、大舜等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建设“1040”项目打造文化产业园

  建立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推动长效机制,全市每年重点扶持发展1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关注联系、支持帮助40个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简称“1040”项目)。定期组织召开“1040”项目专题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争到2015年,全市储备建设文化产业项目300个,投融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加大“1040”项目招商引资和推介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开发。

  转制单位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在执行期限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经认定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在园区(基地)建成起3年内,按规定给予行政规费减免。

  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领域内,依据有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企业发生的广告费用,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符合规定条件的文化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优惠。文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文化企业通过获得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献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献,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降低文化公司注册资本

  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工商管理政策。主要包括: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积极支持文化企业使用冠省行政区划和免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转制后的企业名称,可使用原单位名称(去掉主管部门);允许文化企业名称体现行业特点,使用表明其文化产业内容和经营方式的各类新兴行业用语;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名称中使用“文化产业”、“文化发展”、“文化开发”、“文化交流”、“演出联盟”、“演出在线”、“旅游开发”、“旅游产业”、“体育产业”、“文化传播”一类字词;允许文化企业在牌匾中将企业名称简化使用;允许连锁企业使用总部字号。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一般性文化公司注册资本可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组建文化企业集团,控股子公司由5个放宽至3个,核心企业注册资本放宽至1000万元,母子公司合计注册资本放宽至2000万元。文化公司注册资本可分期交纳,2年内交足。

服务热线

131-8894-7835

微信公众号